点击:545次
日期:2024-05-14 09:34
宝宝转奶原则
出于各种原因考虑,有不少妈咪都有为宝宝转奶的打算。宝宝转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转奶的时候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转奶时间要持续1-2周。
二、转奶期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度不适,为正常情况。
三、避免在宝宝打预防针前,生病,腹泻,湿疹的情况转奶。
给宝宝转奶方法
常用的转奶方法有三种:隔次转奶和混合转奶。
隔次转奶
例如宝宝每天喝5次奶,第1~3天,5次中插一次喝新的奶粉;第4~6天,插2次喝新的奶粉;第7~8天,插3次喝新的奶粉;按次下去正式转为喝新的奶粉。
混合转奶
将新奶粉和旧奶粉混合在一起,以逐渐过渡的方式每次增加新奶粉的比例。如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
什么时候给宝宝转奶
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可以考虑给宝宝转奶:
1、腹泻。如果你的宝宝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宝宝出现腹泻具有难治性、非感染性,时长超过两周,而且吃什么药,宝宝大便都呈稀水、呈粥样状,就证明你的奶粉不适合宝宝喝了,需要转奶。
2、便秘。当你发现无论给宝宝按摩腹部,还是吃蔬菜水果,还是多喝水都无法改善宝宝便秘的情况的话,就要考虑是否为奶粉的原因了。无论奶粉多稀,宝宝还是会2-3天以上才排便,而且他排便的时候显得十分困难,他的大便呈颗粒状并带有血丝,心疼的妈妈就要注意了,这是你挑的奶粉不合宝宝食用,要换奶啦!
一般情况下,婴儿的大便情况与其饮食、遗传等因素相关,不一定是由于不合适的奶粉导致。在解决了奶粉问题之后,如果宝宝吃配方奶粉大便还是比较干,出现便秘,妈妈可以给宝宝适当增加饮水量,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适量添加米粉、果计、菜水等辅食,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宝宝便秘的情况。
3、不断的胀气和腹胀。正常的放屁屁是小朋友肠道蠕动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宝宝的屁屁不正常,是肠道健康出现问题的一个征兆。但是在放屁与胀气之间,妈妈有时候也很难搞清楚,到底宝宝有没有健康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不消化、腹胀、排气频繁,肚子豉豉的,那就说明这种放屁是宝宝胀气了,奶粉不适合,需要更换。
4、吐奶或奶瓣不止:细心观察孩子吃奶的反应以及排出来的大便情况也可以得知宝宝目前饮用的奶粉适不适合他。当妈妈给宝宝喂牛奶或奶粉后出现吐奶频繁的情况,而且宝宝的大便中还有有白色颗粒或类蛋花状的瓣状物时,妈妈就应该考虑给宝宝换奶了。
给宝宝转奶要注意什么
给宝宝转奶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1、转奶要在宝宝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且应避开接种疫苗的前后一周为佳;
2、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心急,转奶要持续1-2周为佳。须知即便调换奶粉,也至少两周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不要急于一时,就频繁地给宝宝更换,需要留出观察的时间再作决定。
3、在转奶的同时最好不要添加新的辅食,以免给宝宝的肠胃增加负担;
4、转奶的时候应在早上的第一餐和睡前的最后一餐最后转;
5、转奶频率不宜过密,特别是对于一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每种奶粉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配方,因为宝宝的肠胃和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好,而各种奶粉配方不一样,如果换了另外一种奶粉,宝宝又要去重新适应,这样容易引起宝宝拉肚子。但是过了一岁后,宝宝的消化和吸收系统比较成熟了一点,这时需要换另外一种奶粉,这样才可以均衡营养,让他更好的吸收。
6、妈妈在选择奶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应该选择低乳糖的、不含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这样可能会有助于减少宝宝的肚子胀痛。
频繁给宝宝转奶好不好
如非必要,宝宝不宜频繁转奶,特别是对于一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
没有母乳喂养或者母乳喂养不足的婴儿应该饮用配方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而由于各种奶粉配方比例不同、口味不同、口感也不尽相同,更换奶粉时孩子可能会不习惯。部分家长无原因更换奶粉使得孩子总要耐受不同的口味,使其不成熟的胃肠更易发生功能紊乱,有的孩子会出现拒奶与喂养困难。如无明确的指征,没有必要频繁更换孩子已习惯的品牌。
需要注意的是,转奶是一个经过慎重思考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能过于心急,频繁给宝宝转奶,转奶前应该想清楚该转何种奶粉。而转奶的整个过程可历时一至两个星期,要让宝宝有个适应的过程。父母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增加,如果不能适应,就要缓慢改变。此外,转奶应在宝宝健康情况正常时进行,没有腹泻、发烧、感冒等,接种疫苗期间也最好不要转奶。在同一品牌奶粉更换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好先从一顿更换,细致观察,如耐受较好再增加顿数,直至完全替代。
给宝宝转奶会出现什么不适症
转奶途中是否会出现不适的情况要看孩子本身的体质决定。
在转奶期间宝宝出现轻度的不适是正常的,家长无需担心。宝宝转奶不适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表现:拉肚子、不爱吃奶、呕吐、便秘、哭闹、过敏等。其中拉肚子最为严重,过敏则表现为皮肤痒、出红疹,父母要边给孩子转奶边观察孩子的适应状况。